昨日,本报新闻故事“十一岁女孩用读书抵抗白血病”见报后,国内部分知名网站纷纷转载,罗海婷命运受到广泛关注。不少读者打电话或在本报网站上留言,表达爱心。
一位匿名网友在留言中写到:“看到这条新闻,我真感动极了!多可爱的孩子,只要有一线希望,我们都不该放弃!大家都来帮帮这个爱读书的孩子。
”一位张姓读者说:“一个人是寒冷,两个人是微温,三个、四个……更多人团结在一起,我们就能给她需要的温暖,汇聚大家的爱心将会延续一个年轻的生命。”一位姓陈的母亲在电话中说:“也许一两个孩子能得到大家的帮助,更多的孩子呢?建立完整的社保体系才是真正能帮助每个孩子的根本之道。我也是一个病孩子的母亲,我深深理解海婷和她的家人。我也要努力,相信自己,相信我的孩子!”
“虽然你患的病被人称之为不治之症,但是奇迹总是会发生的。你一定行!我们会一直支持你的!”一个与海婷年纪相仿的女孩在电话中为海婷加油。
不少好心人致电本报,表示要在经济上帮助海婷一家渡过难关,还提出不少护理儿童患者的经验,为海婷妈妈当参谋。海婷的老师也为海婷建立了“救救海婷”QQ群。
海婷与病魔抗争的故事也在她曾就读的围龙镇小学掀起波澜。该校为海婷举行募捐后,同学们纷纷前去慰问海婷。一位名叫肖香的同学给海婷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,信中说:“虽然我们素不相识,但是我十分同情你的遭遇。你一定要努力生存下去,世界上还有许多美妙的东西等着你去感受……只要你有一颗不屈不饶的心,就算再可怕的病魔也一定会被你打败。”这位同学还在信中讲了一个故事鼓励海婷:一只蚕织下了一个厚厚的茧,那是用细细的、柔韧的、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。它埋怨、气恼、焦急,甚至自己折磨自己,它想用死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。但是,它终于被疲劳征服了,沉沉地睡了过去,它做了许多梦,那是关于花和草地的梦,关于风和水的梦,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……在梦里,它得到了安定和欣慰,得到了关于生命的可贵。当它一觉醒来,它突然明白,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。
海婷的妈妈李萍说:“孩子这次住院治疗只是缓解了病情。昨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,海婷又到医院输了200CC血。现在海婷的身体还很虚弱,有时,她会长时间沉浸在同学的来信中,但她仍坚持天天读书。26日从学校回家后,海婷的精神状况比上几次出院时都好。”海婷所在学校老师表示,将不定期对海婷家访,为在家自学的她提供帮助。希望她早日康复,回到校园。(记者袁尚武 实习生 商伟 陈启宁)